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

乳癌是一個全身性的疾病

記錄/整理:鄭春鴻

乳癌是一個全身性的疾病

鄭春鴻主任(文教暨公共事務部):近年來,乳癌的治療有哪些新的觀念。

余本隆醫師(一般外科):乳癌的治療觀念上第一個最大的改變是以往乳癌被認為是一個外科性的疾病,也就是說拿乾淨就好,但事實上大家知道錯了,乳癌是一個全身性的疾病。在乳癌被診斷的同時,病人身上可能其他地方就有轉移的癌細胞存在,但是很遺憾的,這些存在的細胞,可能以單個細胞存在或幾個細胞存在,而不一定成為一個腫塊,所以我們去做超音波,做肺部的檢查,做肝臟超音波做全身健康檢查,可能不一定看的到,這就好像我們不一定看的到空氣中的細菌一樣,只要他還不群結成腫塊,大概再精密的儀器,都不容易看到。發現轉移腫瘤大概要0.5公分以上,但是0.5公分已經有上百萬個細胞了,如果只有單幾顆癌細胞散落到其他的部位,很遺憾地,目前沒有什麼儀器可以檢查得出來。

腫瘤拿乾淨了為什麼要做化療?

 病人和家屬會問:「我開刀你有拿乾淨嗎?」
 我只能說:「拿乾淨,看的到的都拿乾淨了」。
 「拿乾淨了?我為什麼要做化療?如果你連檢查其他地方,也都說沒有看到轉移,你又說拿乾淨了,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做化療嗎?」
 我常跟病人講,我們做化療是為了在拿掉乳癌病灶之後,去撲滅那些身體裡面可能存在,我說的是可能,是指看不到的癌細胞,如果我們可以確定它不存在,當然是可以不用作治療了,但是誰該做?誰不該做?其可能性的大小,可能移轉的機率大小,和腫瘤本身的大小,以及有沒有林巴結移轉來決定。
 乳癌是一個全身性的疾病,這個觀念的改變,所以乳癌的化學治療跟賀爾蒙治療這種輔助治療的角色越來越重要。藥物也不斷的進步,最近所謂的標靶治療,有非常好的成果,事實上,在研究中的標靶治療藥物非常多,因為大家越來越瞭解乳癌致病的機轉,它產生變異的過程,我們就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一個點切入。
基因研究的進步影響乳癌治療
 乳癌的治療觀念上第二個很重要觀念突破就是基因研究的進步。這也是全世界對乳癌投入非常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的地方。
 以往,我們治療乳癌,會評估病人是第一期、他是第二期、還是第三期。我們用在乳癌治療化學藥物,手頭上有10幾種,我們可能選擇,譬如說打其中兩三種,我們有不同組合,ABC或BCD或不同組合來打,其中有比較強的有比較弱的。我們就會像古代作戰,用上士對中士,中士對下士去打。乳癌治療也是一樣,第一期你就打第一期打的藥,到第二期,我們會用強一點的藥;第三期藥再用不同的藥物去打仗,這是過去的觀念,現在不是這樣子。
 現在因為基因研究的進步,大家會認為,即使病人是第一期,乳癌裡面有不同的型態的乳癌,他可能有分成不同的種類,在這種不同的種類裡面,他可能在第一期被發現,他可能在第二期被發現。如果是屬於某種種類的癌症,某種的化學治療藥物可能對她特別有效,不過,如果發現地晚一點,她還是可能變第二期、第三期。所以,現在決定治療藥物的時候,已經不再是由期別來決定應該用強或弱的藥,而是要根據腫瘤本身屬於哪一種特質,我們就給用適當的那一種藥物,才能得到最有效的。

為不同類型的乳癌量身訂製獨特的治療

 這就好像說你去種花,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養分,我們要去殺死不同的害蟲,撲滅不同的害蟲,要用不同的除草劑或除蟲劑一樣,而不是看它有「多大群」,即使他再大群,或者他再小群,你用錯藥,同樣也沒有效果。所以接著大家開始發現乳癌並不是都是一樣,雖然病人會聽到病友也得乳癌,心想你有乳癌我也有乳癌,只會分她第一期我第三期,事實上治療不都根據期別決定而已,腫瘤的特質,賀爾蒙受體陽性嗎?陰性嗎?癌症的蛋白質是陽性是陰性呢?都可能決定他後續治療,以及病情後續發展的不同。
 所以,當我們把這個乳癌細分成不同的「敵人」時候,就會產生不同的治療的模式,針對不同的病人,用最好的模式去對付,病人就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療。基因研究就是一個發展的方向,企圖用不同癌症的不同基因表現,把病人分成不同的類型,再根據不同的類型去量身訂製的一種治療,以得到最有效的效果,就像我們中國人講的「因材施教」,因腫瘤而去做治療,我想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趨勢,也是將來乳癌治療的變化的方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