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


訪一般外科余本隆醫師

沒有規範手術水準就無法掌控

 衛生署沒有訂出像美國的這些規範,一定有實質上困難,因為訂下去之後,等於台灣只有某些家醫院可以去做這樣的手術,也等於是限制了其他醫院的發展,但是我們都知道,完全不訂規則的話,就無法掌控誰做得對不對、好不好。

 台灣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即使我們知道什麼是對的,我們有沒有辦法在內部控管,貫徹到每一個大、小醫院,都能夠用同樣的標準來做事,我們有很好的醫院可以做到很好的標準,但是卻無法讓同業都提昇到同樣的水平,這是有先天上的困難。第一、我們的病人數不像美國那麼多;第二、我們並沒有像美國轉診制度那麼樣的好。在美國,醫師只要覺得這個病人超出他處理的能力,他就往外轉診,往城市去轉診。

集中精神時間才能把事做得更好

鄭春鴻主任:和信醫院期許自己成為跟世界一流的醫院並駕齊驅,您認為還有哪些地方是可以再加強的?
余本隆醫師:我們醫院的確是一直在朝向世界一流的癌症中心的方向在邁進,但是我們醫院遇到一些瓶頸和困難,而且這些瓶頸與困難並不見得是很好解決的。在美國,醫師看門診人數可能只有八到十個病人,而且這些病人都是在外地,或者是其他醫院診斷是癌症,或高度懷疑癌症才會轉介到來的。醫師可以集中精神跟他的時間,在這些確定診斷或懷疑診斷的病人身上。治療後,病人可以再轉回原來所謂的primary care physicine,在他原來的醫師那裡做進一步的追蹤,所以美國一流的癌症中心只做最需要他們做的事情,可以集中他們的精神與時間。

乳癌醫療照護團隊人力應該適當分工

 我們的醫院開院到現在,為將近五千位乳癌病人服務,因為我們的治療存活率很高。我們就可以想想,還有很多的病人必須繼續的追蹤。但是在台灣的現況,我們很難把這些病人轉回居家附近或原醫院追蹤病情,事實上這麼做病人本身也會有抗拒。這些病人還是會回到本院追蹤。
 此外,我們的病人如果都要完全靠轉診的話,其實是有困難,因為台灣的轉診制度做得並不好,所以我們必須要早期發現乳癌。像零期的乳癌來講,我們醫院大概有12-15%,以衛生署的公報統計,台灣零期的乳癌平均大概只有8%左右,不到10%。所以我們要找到更早期的乳癌,能夠有效的治療,我們又不能夠完全靠別人轉診過來,我們就要加入篩檢乳癌,跟乳癌初診斷的這一領域做服務,這會大量消耗癌症中心的醫療人力資源,門診增加很多,讓我們不能夠把真正的時間有效率的發展在真正需要做的事情,因為我們必須要去篩檢病人,我們必須去追蹤這些我們治療過的病人。如何去消化這一領域,我想我們這是醫院目前積極要做解決的一個部分。
 我們能夠讓對的人去做對的事情、需要的事情,才能夠不斷的成長,否則每個外科醫師或內科醫師,只要累積夠十年二十年之後,他的病人存活下來很多的時候,他可能觀看這些追蹤的病人,就沒有時間再做什麼事情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