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台灣乳癌病人接受化療的比例只有50%?

同舟共濟,一路相陪

2008.06.02 AM 11:49
不只是醫師、護士、甚至於病人跟病人家屬,大家是一整個團隊一起去面對這個疾病,大家一路走來,都希望結果最好,雖然我們不能保證結果一定是如我們想像的,但是大家一定都要盡力。
記錄/整理:鄭春鴻

台灣乳癌病人接受化療的比例只有50%?

鄭春鴻主任:現在每一家醫院都強調「團隊治療」。請問通常「團隊」討論出來的策略是向於比較保守?還是比較積極?

余本隆醫師:我想團隊治療討論的結果不等於就會比較積極,或一定就會比較消極,這是不對的,那要看你這個團隊的走向。我們醫院乳癌團隊目前對乳癌的手術之後的輔助治療來講,以我來看,跟國外的標準,至少跟我在哈佛看到的標準是很類似,我們治療的準則跟國外先進的標準是一樣的。
 但是我一直很納悶的一點是,在衛生署的公報裡面台灣乳癌病人有接受化學治療的比例大概只有50%,只有一半;如果以現在的期別來看,我們扣掉了台灣0期的乳癌,大概8%左右,扣掉了一期的乳癌,裏面比較早期,而且又沒有一些危險因子的病人,其實一般來講,我們估計會建議要做化學治療的病人可能要到75%左右,但是台灣事實上只有將近50%的乳癌病人有接受化學治療。

乳癌接受荷爾蒙治療者亦偏低

 荷爾蒙治療的方面,我們一般的準則是認為,只要病人的乳癌細胞上面是有荷爾蒙陽性,我們就應該在手術後、化療後、放射治療結束,這些都治療結束後,給予病人五年的抗荷爾蒙治療。但是,實際上根據台灣跟國外的報告,我們的乳癌病人的荷爾蒙陽性率大概是65%到75%之間,我們的病人吃抗荷爾蒙的治療,也應該就差不多,因為所有的陽性病人大概都會這樣去做,也就是差不多60%、70%左右。但是在衛生署公報的白皮書裡面,台灣的乳癌病人,一年五、六千個裡面,有接受荷爾蒙治療的只有20%,這是讓我非常難以理解的。
 化療是不舒服,但是它可以降低復發率可到一半,為什麼我們會有這麼低的化療及抗荷爾蒙治療的比例?這個我真的不懂。衛生單位應該要全面去評核為什麼這些人該做卻沒有去做,我想這個會導致很多不必要的復發。

個管師保證治療計畫被確實執行

鄭春鴻主任:提醒這些該做治療卻缺席的病人,我們醫院有個案管理師case manager負責,追蹤病人接下來該做什麼。,我們醫院會不會做的比較好一點?

余本隆醫師:不光是乳癌。整個治療來講,我們應該從幾個層面來看:第一、整個的治療計畫要對。
 第二、計畫對了,是不是能夠真正按照這個計畫確實去執行?有時候計畫對了,可是病人治療到一半可能跑掉了,或者是他沒有認真的接受治療,醫生有這麼多的病人,他也沒有主動去發現,病人後來就不出現了,他就躲在家裡,你也不會知道。所以有一個人去監控一切,確定這個計畫對,並且切實地被執行,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唯有對的計畫、正確的執行,才可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個案管理師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他們監控了病人所有治療過程,病人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可能會經過乳房外科醫師,經過腫瘤內科醫師,也可能會經過放射治療醫師,如果每個醫護人員都只看自己的這個區塊,可能病人一轉到旁邊,另外一位醫師那邊去的時候,接著後續在交接的過程中出現空檔或空窗,病人沒有去了,誰都不知道,所以要有個案管理師整體看整個事情,是很重要的一個責任,他可以保證我們的治療計畫被確實的執行,或如果沒有被執行,理由是什麼?

病人存活了,就表示醫師成功了?

 病人當然都是很在意存活,存活率一直是大家最關注的問題,但是我有一個想法是,存活雖然是我們醫療上很重要的目標,但是大家必須要了解,我們不能夠完全用「結果」來決定一切,也就是說「病人存活了,就表示醫師成功了」;「病人復發了、病人死亡了就表示整個治療失敗了」,我想大家都有這種用成敗論英雄的觀念來去看。再好的一個醫療中心,我想都會有病人因為癌症死亡,所以我們能做的是儘可能提升存活的機會,但是我只能說即使你用了最好、最對的治療,已經完全符合這些標準的案子去做,也不能夠保證病人一定就不會有事,只是大家會盡力。
 我去年的七月在哈佛時,那邊舉辦了一個大型的乳癌討論會,我印象很深刻,會議當中,有一個乳癌過世病人的家屬,準備了一個小的紀念品,上面寫著「希望Hope」,還有一張卡片,送給參加會議的這個七、八百個人,每個人都送一份,它上面寫著:「我們的某某家屬雖然因為乳癌死亡,但是我們感謝這一路陪她走過來的所有的醫護人員,對他的關心跟照顧,我們也有感於整個乳癌對人類造成這麼大的威脅跟傷害,我們人類面對這個疾病仍然有很多的未知,但今天感謝大家在這裡共同的研究,共同的用自己的智慧,來想辦法要解決我們面對的這個問題,我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病人即使走了,大家還是會有正面的想法。過程中,我們都儘可能做對、儘可能做好,並不是說病人走了,就表示說這一切都是錯誤、都是失敗。
 大家都必須要了解堅持做對的事情,不只是醫師、護士、甚至於病人跟病人家屬,大家是一整個團隊一起去面對這個疾病,大家一路走來,都希望結果最好,雖然我們不能保證結果一定是如我們想像的,但是大家一定都要盡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